Toyota Vios在大马车坛屹立那么多年,深得许多车迷的爱戴…与其说是车迷,不如说是购车群众,因为对车迷来说,车子不仅是代步工具,而是一种生活信仰。一名车迷会不介意花多点钱和心思在车子上。
而Vios之所以受欢迎,却是因为它省油、耐操、保养费低、实用,非常符合经济效益;是一些需要代步,又不想麻烦的买家的首选。在这个价位如果想要多点驾驶乐趣的话,车粉们都会选择宿敌Honda City或者要价比较高的Mazda2。

Toyota并不是没有企图突破这个好用但不好玩的框框,2006年左右UMW Toyota就推出了掀背版的Toyota Yaris,想和组别的老行尊Honda Jazz和Suzuki Swift一较高下,但并不是很成功。2014年,UMW Toyota推出了全装进口的Toyota Yaris,由于税务的关系,市场反应欠佳。
今年,UMW Toyota终于在Bukit Raja的生产线开始生产Toyota Yaris,以颇具竞争性的价格和大马车迷,对不起,是购车群众见面。这一次,它的价格甚至比同版本的Vios还低了数千令吉,到底能不能吸引年轻买家?
基本资料
车款 | Toyota Yaris 1.5G |
引擎 | 1.5公升直列4气缸 |
变速箱 | 7前速无段速变速箱 |
峰值马力 | 105匹马力@6,000转 |
峰值扭矩 | 140牛顿米@4,200转 |
0-100 km/h ; 极速 | 不详 |
售价(不含险) | RM 83,888 |
外表
它的车头和Vios如出一辙,唯一的分别在于雾灯座的设计。小编个人觉得小改款后,车头的设计比较繁琐,不知道要把视线和注意力放在哪儿,但是同侪Adrian Chia说了,这种年轻化的设计不锁定我这种年龄层,唉,现在的年轻人…

车侧的掀背轮廓应该就是Yaris的卖点。整体来看,它的卖相是不错的 – 一些小细节如鲨鱼鳍天线,侧裙都增加了它的朝气 – 想要说没有bodykit比较好看时,耳边顿时又响起了Adrian的那句话…呜呜。
如果从车尾45度看去的话,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联想起当年红极一时,平行进口的Toyota Caldina?Yaris的轴距和Vios一样维持不变,牺牲掉的长度全都在车尾箱,想知道具体的数字,请观赏视频。还有,Yaris有一个非常亮眼,Vios没有的Citrus Mica Metalic黄色。
内装
内装方面亦和Vios大同小异,唯一的分别是Yaris全系标配布制车座,而Vios的顶配版则配有皮革车座。布料的质感非常好,没有皮革选项其实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和Vios不同的是,即使是顶配G版也没有换挡拨片,或许这就是省下数千块的代价?

由于车子轴距维持不变,后座的腿部空间也没有变化,保留了Vios有的空间感。当然,车子也有让人不满意之处。虽然这一次纸面上Yaris多了不少安全配备,但是其中的车道偏离显示和前方撞击警示这两项重要的任务却落在行车记录仪上。这对行车有什么影响呢?

Vios/Yaris有个非常人性化的功能,就是以有血有肉的油价来代表冷冰冰的油耗数字。用家只需设定一个标准的油耗数字及每公升的油价即可。随后只要开车的油耗数字低过标准的油耗数字,车子就会显示这一趟共省了多少油钱。
驾驶感
要在Yaris省油,并不是什么难事 – 毕竟这就是Vios/Yaris车系的拿手好戏。小编在拥挤的联邦大道上,轻松达到每7.8l/100km。它的无段速变速箱的在切换驾驶模式时也会作出相应的反应。但是变速箱在sport模式的模拟拖档所换来的加速表现并不足以弥补那多出来的引擎噪音。

Yaris开起来的感觉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Vio驾驶感,底盘的各种调校都以舒适为前提,详细的技术细节,在这篇Vios车评中提及。此外,方向盘路面回馈感觉非常低,小编在试驾的时候就不小心探到了车子的操控的底线,understeer了一点点。
虽然它的操控和掀背车比较运动感的定位有点不符。如果小编可以斗胆一猜,绝大部分的买家看上Yaris都是因为外形和舒适程度,而不是驾驶感和操控。这两方面在市场上的定位,是由Honda Jazz以及掀背版Mazda2来填的。
适合你吗?

如果你想要一辆外表亮丽、省油实用的代步工具,那么Yaris在这方面绝对有优势。本地组装让它比已经非常实惠的Vios还要便宜(前提是得牺牲车尾箱空间)。如果有兴趣的话,小编奉劝大家快些行动,要不然等到越来越多Yaris在路上时,就没有那么吸睛了。
我会买吗?
不会。因为小改款后的Yaris外观真的不符小编的胃口。而且驾驶感对小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就这两点来说,就足以让小编忘了他。但是这毕竟是很主观的东西,Yaris对绝大部分的朋友来说,可说是一辆非常实惠要价合理的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