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试驾报告

Tag: 试驾报告

试驾报告:Mercedes-Benz GLB 250 7-Seater – 5+2 紧凑SUV有立足之地吗?

为了让更多新客户入手Mercedes-Benz,以及在新开拓的车型类别占一席位,车厂一再地将门槛拉低,并迅速地推出新的车型系列,以保持自己在全球领跑豪华汽车销量的地位。本文的Mercedes-Benz GLB 车系,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

试驾报告:2020 BMW 740Le xDrive PHEV LCi – BMW的DNA又回来了!

在这级别打滚的大老板们,应该都有司机吧?买辆ultimate driving machine来犒赏司机干嘛?

试驾报告:2020 Mercedes-Benz GLC 200 FL,岂止小改而已

Mercedes-Benz的入门豪华休旅车在 2015 年以的GLC的名堂首次登场,并在 2019 年迎来了第一次的改款。

试驾报告:2019 BMW X3 xDrive30i Luxury,无懈可击的第三代

第三代全新的 X3 来势汹汹,要在众多竞争对手如 Mercedes-Benz GLC、Audi Q5、Porsche Macan、Jaguar F-Pace、Volvo XC60、Lexus NX、Range Rover Velar 等中杀出重围,继续引领市场。

试车报告:2018 Mercedes-AMG GLC63s 4MATIC+ – 有能力买,有能力驾驭吗?

Mercedes-Benz旗下几乎所有车款都有AMG型号 – 主流的房车、流行的SUV、流线型的SUV Coupe和教父级的G Wagen引擎盖下都找得到一台输出四五百匹的V8涡轮增压引擎。本文主角GLC 63s就是一辆512匹700牛顿米的怪物SUV。

试驾报告:Toyota Camry 2.5V – uncle也可以耍帅 [附视频]

其实uncle务实顾家并不是什么坏事,就是少了一点点帅气,少了一点点运动感。Toyota一向来的方针就是要嘛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试车报告:Mercedes-AMG GLA45 4MATIC – 人生苦短,忘了E-Class买这辆吧

双B之战,由20万左右的入门价位,一路打到7位数的超跑和旗舰房车。只要对汽车稍有研究的朋友,都知道只要是M或AMG车系,性能固然让人心动,但价格也会让人眼看手不动。就好比本文主角- 小改款Mercedes-AMG GLA45。

试驾报告:Perodua Myvi 1.5 Advance AT是人人所需;但,是人人所想吗?

Myvi的历史,小编其实不必多说 – 因为就算不是爱车一族,也会对这辆省油、耐操、空间大、相对舒适的掀背有回忆。所以,想要在身边找到Myvi车主问心得、试驾、试乘一点都不难。 其实,车商在制造小车时所费的功夫一点也不亚于高阶车,要在满足日趋提高的排放条例、安全标准以及消费者要求不说,一切还得在买家负担得起的价位上做到,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之前两代Myvi会那么受欢迎,就是因为它在各个方面都有非常好的表现 – 打着操控旗杆的同级Proton Iriz相形见拙(至少在销量方面)。 第三代的Myvi推出,Perodua自然不敢怠慢,因为不仅在我国,新的Myvi也会在本区域其它国家以别的身份出售。所以,国民神车这个称号,Myvi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也正因为如此,第三代在还未推出前就已经引起一众车粉的热烈期待,而第三代Myvi也确实没有让人失望。 基本资料 车名 Perodua Myvi 1.5 Advance AT 引擎 1,496 cc;直列4气缸 变速箱 4速手自一体 峰值马力 102匹 @ 6,000 转 峰值扭力 136牛顿米 @ 4,200 转 破百时间;极速 不详 上路售价(不含险) RM52,186.23 外形 可以说是改变最多的一代,因为几乎看不到上一代的影子。更宽的前灯让车子看起来较成熟老练,但是小编个人却觉得曲线多得有点过火。但是,外形这东西毕竟是各花入各眼 - 新Myvi的造型终究算是顺眼的。   和上一代相比,新Myvi长了205mm(3,895mm)、宽了70mm(1,735mm)、矮了30mm(1,515mm)、轴距多了60mm(2,500mm)。也就是说,除了高度,第三代在各个方面都加码了,但是重量的涨幅却很少,上一代车重介于950-960公斤,这一代由955公斤至1,015公斤。 这些增长非但没有让车子看起来更笨重,反而更纤细。车尾也终于摆脱了直列式车灯设计,换上一对和车身折痕较登对的刹车灯。在旗舰的Advance版本上,15寸的双色轮圈(配185/55车胎)确实也让车子更潮。 内装 作为一辆亲民车款,Myvi内装的强项绝对不是要吸睛,而是以实用为前提,就这一点,它扎扎实实办到了。Myvi熟悉的空间感还在,所触及之处的用料也并没有什么大跃进。话虽如此,内装却是让小编最惊喜的地方。 最大的亮点应该是后座的腿部空间,试车期间,小编让一位身高6尺的小鲜肉试驾,过后再要他坐去后座,他的膝盖和前椅背还有最少一个拳头的距离,和D组车比起来,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如果比肩部空间就另当别论),相信这和更长的轴距不无关系。   再来就是新的Myvi有很多设计巧思,方便驾驶者和乘客。首先就是副座配有一个让人挂手袋的勾,而驾座旁还有USB槽。再来就是内建式Smart Tag感应器,小编开了将近20年的车子,在万挠总部取车后驶过收费站的刹那,顿时感动流涕,因为终于可以做个双手都握着驾驶盘的模范公路驾驶者了。 但是内装也不是无懈可击 -触屏主机的反应就差强人意,而且音响系统的音质给人一种非常廉价的感觉。再来让小编开眼界的就是,新的Myvi居然有两个车笛键,除了正中央,驾驶盘下方双幅之间还多了一个键,这让小编在泊车时不小心响了车笛数次 – 谨此对刚巧路过被吓着的美眉道歉。 引擎与安全 新的Myvi沿用了上一代的1.5公升直列4气缸引擎,输出102匹马力136牛顿米,搭配4速传统自排箱。悬架也采用了较简单的前麦弗逊后扭力梁设计,车子的重量(Advanced版本)则突破4位数,为1,015公斤。但是,以省油闻名的Myvi这一次的油缸容量也仅有36公升。 Myvi的安全系统也是Perodua下足本钱的地方,因为Myvi这一次配有在高一级的C组车也鲜少见到的主动安全系统。这个名为ASA的防碰撞系统能在时速40公里内侦测到前方车辆时,在司机不踩刹车的情况下自动刹车。但是,每次启动引擎后,这项功能只会启用3次,过后就会取消。 其它的安全系统还有防抱死刹车系统、车身稳定控制、安全带警示器、和6个安全气囊。这种安全配备,简直可以把C组车比下去,和D组车媲美。因此,ASEAN NCAP的5颗星佳绩可是一点也不意外。 驾驶感 小编对上一代Myvi的印象就是和同级车款比起来相对的舒适平稳,用来日常代步绝对能胜任。然而,这平稳也可以说成是平平无奇。但是,第三代Myvi却把这平稳无奇来个大升级,让这辆国民神车在高速公路上的平稳感直逼日系B组车,这让我印象最深。 但是在更长的轴距对操控上的影响立竿见影,攻弯的时候车子没有那么灵活,车尾有一点拖曳的感觉。但是相信这对大多数的买家来说,都不是问题,至于那些爱好改装的朋友会怎么看,老实话小编对这一块一窍不通,欢迎Myvi铁粉对于新Myvi的改装潜能留言指教。 动力方面,在这价位买到1.5公升搭配4速传统自排箱已算是不能挑剔,但这也让车子的加速能力差强人意,超车能耐也有待加强,小改款是否可以换个无段速箱改善情况?另外较弱的一环就是声噪,但是还是那一句,在这价位,不能要求太高。 适合你吗? 新的Myvi不是没有缺点(声噪高、加速能力差强人意、主机慢),但是它的优点却远远超过这些不足。如果你对车子的要求是空间、舒适度、价格和油耗的话(怎么我好像说到了许多人对车子的要求呢),那么你几乎不可能在价位内找到对手。 我会买吗? 多年前开过朋友改装过的Myvi,车子在悬架和动力方面都经过小改,开起来的灵活感至今难忘。不知为何,总觉得第三代Myvi已经长大成熟了,当年的调皮已不存在。小编只可以说,新的Myvi好用不好玩,如果要小编选择一辆小车的话,还是心属低一级的Kia...

试驾报告:2017 Mazda CX-5 2.0 GL–性价比爆表的入门级休旅车

每个人对于汽车的要求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车子的实用性;有的人喜欢驾驶时的乐趣;有的人则在意转手时的售价。所以,车厂在推出新车款的时候,都会搭载不同的动力系统及设备,务求可以满足大家不一样的要求。

试驾报告: 2017 Volvo V40 T5 Inscription – 不容忽视的小钢炮

说道欧系掀背小钢炮,在本地市场上最闻名的莫过于是Mercedes-Benz的A系列,BMW的1系列和Volkswagen的Golf系列轿车。Volvo的V40好像从来都不会出现在画面里,在普遍人眼里较为冷门,今日小编就带大家深入剖析这台V40到底有何等能耐!